一季度社会保障工作亮点与成果分析

作者:摆摊卖回忆 |

2024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,回顾一季度的社会保障工作,可以说取得了显着的成绩。在党的领导下,全国各级人社部门围绕“保民生、促发展”的核心目标,多措并举,推动了就业、养老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。从多个角度对一季度的社会保障工作进行深入分析,并展望未来的工作方向。

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重点群体帮扶力度加大

一季度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325万人,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29%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,各级人社部门积极落实中央关于稳就业的决策部署,通过实施“春风行动”等专项计划,为重点群体提供了精准的就业服务。

一季度社会保障工作亮点与成果分析 图1

一季度社会保障工作亮点与成果分析 图1

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,各地人社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专场招聘活动,提供岗位信息超过40万个。与此针对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,推出了定向就业岗位推荐和服务指南。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重点群体的就业率,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
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,待遇水平稳步提升

一季度,我国的社会保险体一步完善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.5亿人,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也分别达到了2.9亿人和2.4亿人。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构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保网络。

在待遇调整方面,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实现了第10次连续上调,平均增幅为4%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5元,有效保障了老年群体的生活水平。

劳动关系和谐稳定,欠薪工作成效显着

一季度社会保障工作亮点与成果分析 图2

一季度社会保障工作亮点与成果分析 图2

一季度,人社部门持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,共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.3万件,为6.8万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9.4亿元。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人社部门对欠薪问题“零容忍”的决心。

在制度建设方面,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得到了进一步落实,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严格履行支付责任,有效预防了欠款现象的发生。

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着,“造血式”帮扶助力就业

一季度,全国共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80万人次。通过“订单式”、“定向式”培训模式,为劳动者提供了精准的职业指导和服务。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领域,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150万人次,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。

依托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和技能鉴定体系,一季度有45万人获取了高级工以上的技能证书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。

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,“智慧人社”初见成效

一季度,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,已上线服务事项达到80项,累计访问量突破20亿人次。通过“一网一门一次”改革,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。

在电子社保卡推广方面,持卡人数达到13.5亿人,签发电子社保卡达到6.7亿张。这意味着参保群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社会保险信息、办理相关业务。

一季度的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,为全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,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:

1. 持续优化就业服务:针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,精准推送岗位信息,提升匹配效率。

2.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:推动失业保险扩围政策落地见效,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。

3. 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: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、便捷化,让群众办事更省心、更顺心。

4. 提升信息化水平: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推动更多事项实现“一网通办”。

社会保障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。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不断完善制度体系,提升服务质效,努力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
(全文约360字)
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

【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】根据《民法典》及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。巨中成企业家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,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、修改或推荐。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,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、认可。如发现侵权、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,请按《平台公告四》联系平台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