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利厅:推进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
水利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紧紧围绕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部署,坚持以习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精神,扎实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。作为水利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,水利厅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省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。
夯实基础:强化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
为了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水利厅坚持规划先行,科学编制《“十四五”水利发展规划》,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。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水利厅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,2023年共落实水利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,为全省重点水利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。
与此水利厅还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,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,有效解决了部分重点项目资金短缺问题。在蓄集峡水库、塔棱河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,水利厅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建设中的积极作用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。
水利厅:推进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图1
守护母亲河: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
湟水河是人民的母亲河,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沿岸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。针对湟水河流域存在的部分断面水质超标问题,水利厅联合生态环境部门,开展了为期两年的“湟水河生态保卫战”专项行动。通过实施污染源治理、水质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措施,湟水河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显着改善,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20%以上。
在推进生态保护方面,水利厅还积极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工作。以黄头和山地区为重点,累计完成生态补水3.5亿立方米,修复湿地面积26平方公里,有效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。水利厅还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,在、等重点区域建成了一批节水示范项目,形成了可推广、可复制的节水经验。
聚焦民生:保障农村饮水安全
长期以来,部分地区存在饮水安全隐患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水利厅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,实施了多项饮水安全保障工程。仅2023年,全省就改建农村供水工程150处,惠及人口超过80万人。
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水利厅还注重加强工程运行管理,建立了省、市、县三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,确保了工程长期发挥效益。水利厅还积极探索智慧水利建设,在湟水河、黄河等重点流域部署智能监测设施,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科学调度。
打造精品: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
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,水利厅积极推动水利与旅游深度融合,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水利风景区。水库通过合理规划,在保障防洪安全的了游客服务中心、生态步道等设施,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。
水利厅还注重加强节水宣传教育,通过举办“节水中国行”等活动,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节水意识。在、等地,还建成了多个节水教育基地,成为市民学习节水知识的重要平台。
未雨绸缪:做好防灾减损工作
面对极端天气增多的趋势,水利厅坚决贯彻“预防为主”的方针,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。2023年,在全省范围内改建小型水库4座、堤防加固26公里,有效提高了重点区域的防洪能力。
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,水利厅还建立健全了应急联动机制,与应急管理、气象等部门密切配合,形成了防灾减灾的强大合力。特别是在今年夏季多地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期间,水利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,成功转移受威胁群众1.2万人,避免了人员伤亡。
构建现代水利体系
下一步,水利厅将以学习贯彻精神为契机,进一步推进全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:
(一)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
围绕“四水四定”原则,加快推进引黄工程等一批标志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,力争早日开工建设。
(二)深化改革创新
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运营,激发市场活力。
(三)加强科技创新
加大水利科技研发投入,在节水技术、智慧水利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。
(四)完善法规体系
推动出台《节约用水条例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规章,为水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
水利厅:推进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图2
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,水利厅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,推进全省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水利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!
(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2月)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
【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】根据《民法典》及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。巨中成企业家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,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、修改或推荐。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,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、认可。如发现侵权、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,请按《平台公告四》联系平台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