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利部门2023年工作与未来规划
2023年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一年,全国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关于全面加强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水资源管理、节约用水、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,取得了显着成效。从节水行动的实施情况、水资源管理效能提升、智慧水利建设进展等方面2023年的工作成果,并展望未来的主要任务。
节水行动全面深入推进
2023年,全国水利系统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,坚持以节水优先为导向,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。全年完成《国家节水行动方案》实施情况阶段性工作,明确了“十四五”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。
1. 节水政策体系不断完善
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节水工作协调机制,制定了节水管理细则和技术标准。通过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,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(GDP)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了约15%,节水量相当于北京市全年用水量的三分之一。
水利部门2023年工作与未来规划 图1
2. 重点领域节水成效显着
农业节水方面,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面积超过30万亩,新增节水能力达40亿立方米;工业节水方面,重点行业企业节水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标准,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上年下降8%;城镇生活领域,推进居民阶梯水价制度覆盖率达到95%,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率达80%。
3. 非常规水源利用全面推进
全国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20余处,年利用能力达到10亿立方米;雨水收集系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,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率提高至25%。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。
水资源管理效能显着提升
通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化、精细化,全国水资源管理能力迈上新台阶。
1. 用水总量强度双控机制成效明显
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0亿立方米以内,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了15%和18%,水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。
2. 水资源保护与修复取得新突破
持续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,累计回补地下水达40亿立方米。实施重点流域生态补水工程,推动永定河、白洋淀等重点区域水生态系统恢复,水质改善率达85%以上。
3. 节水载体建设成效显着
新增国家节水型城市20个,累计达到120个;建成节水型企业示范区10个,覆盖重点产业领域。通过示范引领,全社会节水意识得到明显提升。
智慧水利建设加速推进
聚焦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方向,全国智慧水利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现代水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1. 水利信息化水平显着提高
全国建成骨干传输网络3万公里,数据共享平台覆盖95%的水利业务领域。通过“互联网 政务服务”,实现用水审批事项全程网办率超过90%,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。
2. 智能感知体系建设成效显着
新增各类监测站点1.5万个,基本实现大江大河、重要水库、万亩灌区等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,提升了洪水预警、旱情监测和水资源调度的精准度。
3. 智慧决策能力不断增强
建成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会商系统,实现了多部门数据共享和联合会商;推进水库群智能调度示范建设,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。通过智慧水利平台,全年累计成功防御10余次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。
水利部门2023年工作与未来规划 图2
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规划
尽管2023年水利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,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:一是部分地区节水意识薄弱,用水浪费现象依然存在;二是部分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不足,抗旱减灾水平有待提升;三是智慧水利建设区域性发展不均衡。
针对这些问题,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,全国水利部门将以习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精神,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1. 深化节水行动
推动节水型社会全域建设,完善节水激励机制;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,提升水资源应急保障能力。
2. 强化水资源管理
深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,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;加强重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,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。
3. 加快智慧水利建设
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,实现流域监测、预警、调度的智能化;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,提高预测预判能力和决策科学化水平。
2023年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全国水利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,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,为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。
在新的一年里,我们将继续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,奋力谱写水利事业新篇章!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
【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】根据《民法典》及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。巨中成企业家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,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、修改或推荐。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,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、认可。如发现侵权、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,请按《平台公告四》联系平台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