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利部刘伟平谈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建设投资重点及成效
2023年前三季度,我国水利建设按下“快进键”,水利投资持续扩大。截至7月底,全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25项,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;在建水利项目达3.18万个,投资规模1.7万亿元;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675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71.4%。水利工程施工吸纳就业人数161万人,其中农民工123.3万人,为稳投资、促就业作出积极贡献。
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投资重点聚焦四个领域
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水利投资重点投向四个领域: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、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以及水利扶贫开发。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方面,完成投资2361亿元,包括流域骨干防洪工程、中小河流治理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。
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方面,今年前三季度完成投资46亿元,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。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完成投资178亿元,明确今年重点推进的6处新建大型灌区已开工3处,大中型灌区建设、改造项目开工45处。
水利部刘伟平谈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建设投资重点及成效 图1
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
1.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取得显着成效
农村供水工程是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重要基础设施。今年前三季度,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持续加大,完成投资达46亿元,比去年同期2倍多。这一投资额的大幅增加,为改善农村地区的供水条件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。
水利部刘伟平谈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建设投资重点及成效 图2
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,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填补了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问题。某省通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,解决了超过5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。这些工程建设还带动了当地就业,吸纳了一大批农民工参与施工建设,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2. 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稳步推进
大中型灌区是保障农业灌溉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。今年前三季度,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投资达到178亿元。明确的重点推进的6处新建大型灌区已开工3处,其他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。
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,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,还新增和改善了大量农田的灌溉条件。在某粮食主产区,一项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使得当地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20%,有效提升了粮食产量。这项工程还带动了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,促进农民增收。
3. 水利扶贫开发助力乡村振兴
水利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。今年前三季度,通过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,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水资源条件,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。
某贫困山区通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和大中型灌区建设项目,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用水难题,并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。当地农民利用新增的灌溉水源,发展起了高效农业和特色种植业,不仅提高了收入,还改善了生态环境。
未来水利建设的重点和方向
1. 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投入
国家将继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,特别是优先支持贫困地区的水利项目。通过完善农田灌溉体系、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等措施,确保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2. 推动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
围绕粮食安全保障目标,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,提升灌溉效率,降低水资源浪费,为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3. 强化水利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效应
在实施水利扶贫项目的注重与其他乡村发展政策的协同,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。通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,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。
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水利建设取得显着成效,为保障国家水安全、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随着投入力度的加大和项目实施的推进,我国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将显着提高,必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
【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】根据《民法典》及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。巨中成企业家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,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、修改或推荐。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,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、认可。如发现侵权、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,请按《平台公告四》联系平台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