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市十二五文化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

作者:我们的幸福 |

泉州市“十二五”文化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是在“十二五”时期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文件。该规划旨在通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,进一步促进泉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,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,实现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。《规划》认真贯彻落实了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划,并结合泉州市的具体情况,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。

“十一五”时期泉州市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

“十一五”期间,泉州市在文化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。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构建和谐文化为主线,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和多元文化中心的优势,充分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,全力打造泉州文化品牌,推进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。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泉州市的文化软实力,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。

(一)文化阵地建设取得新进展

泉州市“十二五”文化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 图1

泉州市“十二五”文化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 图1

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。相继建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、泉州南音艺苑、梨园古典剧院、锦绣庄民间艺术园、广电中心技术大楼等功能不同又富有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。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,建成“福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”泉州分中心和10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。全市现有1个市级艺术馆、10个县级文化馆,其中国家一级馆5个、二级馆1个、三级馆2个。有1个市级图书馆、9个县级图书馆,其中国家一级馆6个、国家二级馆4个。现有乡镇文化站163个、村文化活动室1656个,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文化服务水平。

泉州市“十二五”文化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 图2

泉州市“十二五”文化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 图2

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。全市已形成无线、有线相结合,现代化、多技术传输覆盖大格局。广播、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7.87%和
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

【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】根据《民法典》及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。巨中成企业家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,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、修改或推荐。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,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、认可。如发现侵权、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,请按《平台公告四》联系平台处理。